#請靠近我,但我不須付出,有一種保護色叫疏離
https://books.cw.com.tw/blog/article/1542
我曾經陪伴過許多內心孤寂的人,探討他們的人際處境及在關係中進退維谷的衝突。怕自己拒絕了,關係就消失;但也害怕承諾了,關係就進入到脫離不了,又痛苦得要死的處境。
他們確實需要溫暖,但若是別人給的溫暖太熱情,他們反而會因此感到被灼傷,而驚嚇不已。但是別人冷淡,卻也是令他們害怕的,別人的疏離和漠視,會讓他們非常不安,害怕自己彷彿根本不存在。
他們希望有存在感,又不希望別人給他強烈的存在感(注目)。是的,正是這麼為難,也那麼矛盾。
你可以說他們有意和別人保持距離,但他們又不是很接受自己被別人隔離。
孤寂的人心中一直有個心願或稱之為渴望,那就是有一個完美理想的陪伴者完全知道什麼時候該出現,什麼時候該消失。這個完美理想的陪伴者,能帶給他所需要的情感支持和關愛,但不需要他相對付出什麼,或不需要他去承擔什麼。他可以感受甚至享受被陪伴和被支持的溫馨,但不需要因此被另一個人的情緒或需求壓迫。
* 請靠近我,但我不須付出
若是說孤寂者的內心缺乏什麼,那麼我會說,他們往往缺乏調節情緒的能力,也缺少和他人進行有意義互動的能力。
這可能來自孤寂者的童年,內心是閉鎖和退縮的,他們因此對世界沒有太多接觸,也無從了解。他們處在自己內心的角落,雖然也孤單寂寞,但他們想的是:「有誰可以進來靠近我、陪伴我」,而不是:「我要跨出去認識別人、認識世界」。
如果有人確實往他身旁靠近,更多一步地走向他,以積極且主動的方式接近他,那麼他會被這個人吸引,覺得自己被這個人看見了,這個人可能就是願意愛他的人。
一旦他們建立了關係,開始有了互動,那麼孤寂的人希望對方能順應自己的步調,照著自己的期待行事,不要有太多突兀的計畫和行為,否則會讓他困擾,也會覺得心中的秩序被破壞了。
最主要是,孤寂的人無法處理人際關係中的「不相容」.....
~摘選自《療癒孤寂》: 30堂課學會接住自己,建立內在安全感,成為能與他人連結的完整自我
11/27各網路書店開始預購